有海外报导质疑激光矫视手术的安全性 以下剪报3则 中国.关注 晨报记者徐惠芬
手术缺乏长期安全性作为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专业的权威卫生机构,英国国家临床研究所对眼激光屈光手术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评估。其评估结果是:从目前所获得的关于近远视眼激光手术安全的证据来看,还不足以支持将此类手术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推广。
根据英国国家临床研究所提供的“对眼激光屈光手术发布指导”报告,晨报记者发现:虽然报告承认现有的眼激光屈光手术对某些患有轻、中度近视的患者是有效的,但报告同时指出“并没有足够证据表明,这类手术对于严重近视或远视患者有效”。
同时,英国国家临床研究所对近远视眼激光手术的长期安全表示了担心。报告指出:“对近远视眼激光手术的长期安全性存在担忧,在没有(得到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特别同意的情况下,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进行该种手术。”
当然,英国国家临床研究所并没有完全禁止近远视眼激光手术的进行,报告指出:“如果临床医生想要开展眼激光屈光手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让患者充分认清手术的风险性,并且提供给他们足够清楚的书面信息;审核并且回顾所有接受激光手术的临床结果;医生在开展手术之前,应有足够的培训经历,其所达到的水平应符合皇家眼科学院制订的标准。”
2 5 % 的患者术后影响夜视
“一些患者在接受眼激光屈光手术后情况变得更糟,眼科专家也很关注激光手术的长期结果,我们需要知道更多可能还被隐藏着的问题。”英国程序顾问委员会主席布鲁斯教授说。“激光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近、远视患者的视力,但是这也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和隐性眼镜来改善,激光手术是否安全还是很值得关注的。很多人接受了手术,却对于整个手术的复杂性以及可能的结果了解很少。这也正是为什么英国国家临床研究所如此关注激光手术的原因。”
据统计,英国每年至少有10万人花费2000至3000英镑进行眼激光屈光手术。一些公司为了推销其眼部手术,对其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大量宣传。一些医院的临床结果甚至称,这种手术引发并发症的概率不到1%,而其它医院更是在宣传中对手术的副作用只字不提。
根据英国最大的医生医疗纠纷保险集团医疗辩护联盟2003年的统计,英国的眼激光屈光手术所引起的诉讼案件,在过去6年间增加了16%。这些诉讼纠纷,在医疗辩护联盟所有的眼科医疗诉讼案件中,占了三分之一。而英国消协所做的调查显示,由于医疗行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25%的患者手术之后夜间视觉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驾驶的时候,有些患者在手术后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此类手术呈逐年增加之势
据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周行涛博士介绍,中国接受激光屈光手术的患者逐年增加,“2002年约45万人次,2003年约55万人次,今年的数据还没有最后统计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上海有万例以上。”
对于英国国家临床研究所报告提到的“并没有足够证据表示,这类手术对于严重近视或远视患者有效”,周行涛博士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赞同。“我们很少做远视激光矫正手术,因为效果不如近视激光矫正手术显著,而且还不是很稳定;对于1200度以上的近视,我们会更谨慎对待,因为度数越深,矫正效果越受到限制,副反应也相应增加,在手术方式选择上更需斟酌。”
“这份报告让我们对激光屈光手术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术后视觉质量。当然,目前为止,激光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可以肯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医生为患者选择了正确的手术方案,同时也包括医生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齐备等。”周行涛博士坦言,激光手术和其它任何手术一样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失败的手术确实有可能造成眼睛发炎、角膜切开不顺利,或眼睛屈光度变化等。”
【相关链接】
眼激光屈光手术是利用激光将眼角膜的一部分切除,从而改变屈光度,矫正有缺陷的眼睛水晶体。我国从1993年开始引进这项手术,目前全国有500多台该手术机器设备。据了解,这种治疗手术对机器、医生、病人体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眼部患感染性炎症、青光眼、白内障等或有糖尿病、胶原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都不宜接受这种手术治疗。
国内新闻
【本报讯】南京《周末》援引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称,“由于担心患者的长期安全,政府医疗监督部门正在阻止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眼部激光手术”。而英国的《眼科学》杂志也向社会澄清,此类眼部手术的失败率是1╱10,而不是大多数广告上所说的
1╱1000。手术还可能引起并发症,致使病人必须做眼角膜移植手术。此消息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见诸国内后,引起一片哗然。记者登录了一些医疗网站的眼科论坛,看到由此引发的关于“眼科激光手术安全性”的讨论正热火朝天地展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周行涛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项手术在国内开展已有11年,与其它眼科手术相比,治疗近视的眼部激光手术相对最安全。目前,我国的眼科激光手术失败率大概在0.5%至1%之间。至于英国《眼杂志》所报道的10%的失败率,周行涛认为,那可能指手术后的视觉质量问题。眼部激光手术之后,视力从0.2变成了1.2,但是其它的视觉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如夜视能力、视觉对比度等,可能比以前有所下降。
健康新闻
深圳商报 2005-01-09 近视镜并非人人可“摘”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秦兴梅通讯员赵羚谷)深圳多家医院近年纷纷上马准分子激光治近视。虽然该手术已使数十万人摘掉眼镜,但是否每位近视患者都适合这一矫正方式?北大深圳医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主任刘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治疗不能完全迷信仪器,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更重要。
手术关键:角膜的个体化切削
根据自己3万多例各类准分子激光手术经验,刘畅告诉记者,“眼睛个体差异很大,即使是同样的近视度数,不同的患者需要对角膜进行手术切削的厚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手术前,了解患者眼睛角膜厚薄、弯曲度、眼底病变等,作出术前评估是保证手术成功的第一步。一名有责任心的医生不能为了赚钱,鼓动‘人人都可做此手术’。”
据了解,一般年龄在18-55周岁,两年内近视度数稳定,近视小于3000度、散光小于600度、远视在600
度内,镜片矫正最佳视力0.5以上,佩戴隐形眼镜者在停戴2-3周后待角膜恢复到正常状态下,全身及眼底部在检查后确定没有影响手术的病变的普通近视患者,理论上都适合做准分子激光手术。
刘畅说,术后的眼部休息必须保证。手术是对角膜进行损伤性切削换来视力的恢复,不能长时间盯计算机、电视等。遵医嘱用缓解眼部干涩、疲劳的眼药水,按时复查。这些都有利于术后矫正视力的稳定和眼睛保健。一般来说,低度数的近视眼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高度数的在手术3
个月到半年,矫正视力能达到稳定。
病理性近视不宜手术矫正
有的近视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视力回退严重。刘畅说,视力回退严重的患者多半属于病理性近视。一般人的近视度数发展到某个程度就基本稳定,接受手术后视力矫正效果才能持久。而受遗传、基因或后天影响,眼轴处于逐渐拉长的过程,近视度数会逐渐加深。准分子激光手术只是对角膜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削,并不能阻止眼轴的变化。因此,病理性近视患者手术矫正意义不大,近视度仍处于活动过程。在做术前评估时,医生有责任对病理性和非病理性的近视进行区分。
“近视越深手术效果越好”说法不准确
是否“近视越深,手术效果越好”?刘畅说,这是某些医院为吸引高度近视者采取的一种宣传手段。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原理,是把患者的角膜切削成一个凹面镜。而高度近视者本身眼角膜就比低度者薄,在手术中需要切削的角膜也比低度者多。角膜切削越多眼睛受损伤越大,高度近视者面临的手术风险肯定更高。
刘畅说,高度近视者反映术后效果更明显,这与术前配戴眼镜矫正有关。高度近视者无论戴有框眼镜或隐形眼镜都只能达到达到0.5或0.8的矫正视力。如果强行矫正到1.0,意味看东西时的变形程度会高,视疲劳加重,更易产生头晕眼花的感觉,有时连路都走不了。为了满足其眼睛的适应度,高度近视者往往选择矫正部分视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东西,清晰程度还是受到很大局限。但做完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矫正视力基本上都能达到1.0以上。高度近视者会感觉“豁然开朗”。而那些低度近视者戴镜矫正和手术矫正的视力反差不大,自然不会有深度近视者“效果更好”的感受。
眼睛“做坏”的原因很多
很多近视患者对于是否选择手术矫正很犹豫。因为周围有人说效果好,有人被“做坏了”。刘畅说,手术矫正效果和医生个人技术有很大关系。许多人反映的“做坏”,通常指眼睛干涩、疼痛、酸胀、视物重影、视物模糊等现象,可能与医生手太重,或散光残留,或角膜切过了变成远视有关。遇到这种情况,患者不要太紧张,立即到正规医院咨询专科医生。经过指导和治疗,大部分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
刘畅说,准分子激光矫正是操作精细的手术,要求设备优良、先进。但比起来,选医生优于选仪器。技术娴熟的医生,不仅能发挥设备优势,还能尽可能多的“节省”角膜。比如,500度近视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条件下,有的角膜切掉40微米厚,有的只切掉30微米。术后达到的视力效果一样,但肯定是切得越少越安全,对角膜的损伤也越少。术后留下的角膜少,手术安全性肯定也降低。
|
|